关于甄姓的发源地及始

2022-05-06 11:05:36     来源:财报网

作者:嵩山甄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甄丰瑞

甄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得姓渊源久远。

一、甄姓的发源地

甄姓虽多源多流,但考其根本而源自陶甄,即制陶作瓦玉成了甄姓的诞生。而探溯陶甄的历史渊源,不能不探究一下舜陶河滨而催生甄姓氏族的历史,包括陶甄河滨的方位与地点。

根据古代典籍,舜帝带领族人制陶作瓦的方位地点有以下几处。

1. 河南开封陈留说:作为东汉史学家的陈留人圈称在其史书《陈留风俗传》中载:“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望出中山,河南”。明代国史总裁胡俨在永乐二十年(公元1420年)夏四月为山东《庆云甄氏族谱》作序时称:“甄氏出资陈留虞舜之后。初,舜陶甄河滨,其后因以为氏,所谓以事氏者也。”(见山东《甄氏族谱》卷一第四十六页),陈留位于古都汴京即河南开封东南郊,它西距嵩岳120公里,北距华夏母亲河黄河25公里,座落于古济水与黄河之间的河滨,这里气候温和,田畴平整,泥土细粘,河流纵横,是不可多得的制陶作瓦之圣地。依此说,河南开封的古郡国陈留当舜陶甄河滨,其后以陶甄之技为甄氏的发源发祥地之一。

2. 洛阳甄官井说。在洛阳老城区南,洛河绕城东北而上注入黄河。在黄河、洛河之间有一口古代名井叫“甄官井”。据传此井乃虞舜在此率族制陶作瓦时所开凿的一口水井,当时称为“甄井”。东周时甄通先祖在都城洛阳受周烈王敕封而得姓并授陶正之官。甄通先祖在此井旁建立管理全国制陶作瓦业的行政机构,“甄井”也就成为制陶作瓦官署的专用水井而被命名为“甄官井”。《三国志》及《资治通鉴》均对这口历史名井有翔实而明确的记载。其中,记载了东汉末年孙坚从此井中得传国玉玺,其子孙权称吴帝后为避父讳而将“甄”姓的读音由“坚”改为“真”的传奇故事。依此说,洛阳甄官井处当是虞舜及其后裔在此制陶作瓦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3. 豫鲁瓠子河说,东汉史学家郭缘生在其《述征记》中载:“舜所耕陶,墟阜连属,滨带瓠河也”。瓠子河为河南东北部与山东西部的一条古水名。自河南濮阳西南分黄河水东出经河南的浚县、濮阳、范县及山东鄄城、郓城南,折北经梁山西,阳谷东南,至阿城镇折东北经茌平南而东注于济水。瓠子河乃黄河与古济水间的一条桥梁河。宋代以后逐渐堙失。舜君曾带领他的族人,包括皋陶的次子仲甄在此制陶作瓦。并在瓠子河畔形成了一个以制陶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古时称九夫为一井,四井为一邑;四邑为一丘,四丘为一甸,四甸为一县,四县为一都。位于古瓠子河上游的河南濮阳、范县,山东鄄城、郓城数县间当时并无黄河流经之阻隔而联成一片,从而成为舜君指导各部落制陶族在此制陶作瓦的示范性产业区。其中,古瓠子河两岸的濮阳徐镇镇、范县濮城镇、鄄城的旧城镇都是制陶作瓦族的重要邑都。由此可知,古瓠子河畔当为华夏甄氏陶甄得姓的最重要的发祥圣地之一。

4.山西薄州说 唐代地理学家萧德言在其所著《括地志》中载:“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陶所在。”《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史记·虞舜》第九页[正义]注)蒲州在古代又叫蒲坂、蒲反、蒲阪,是因自古蒲州城西临黄河,滩涂旷野,丛生蒲苇,因之为“蒲”,治所即当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帝王世纪》载:“舜都蒲坂”。舜继位后,把中国化为十二州,并在蒲州建都。司马迁在其《史记·陈杞世家》中记载:“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尚书·尧典》载:“釐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辞海》载:“妫汭,古水名。在今山西永济市南,源出历山,西流入河。”《水经注》载:“历山,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据以上典籍可知,虞舜在身为庶民时就在山西的蒲州生活过,并在此受到尧帝的尝识,尧帝并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舜君执政天下之后,建都于蒲坂。这说明,虞舜曾在蒲州长期生活过,那么他在黄河东畔的滩涂旷野上带领氏族臣民汲黄河水,用滩上黄土制陶作瓦,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5.山东荷泽定陶说 宋代史学家裴骃在为《史记·虞舜》中对“陶河滨”作[集韵]注时引魏晋作家皇甫谧语:“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见上海籍出版社出版的《史记》第9页)《禹贡》载“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以为釜丘。”“济水东出于陶丘北。《定陶县地名志》载:陶丘在定陶县西南十里马集乡费庄村。该村西北约200米的定马公路北侧有一高出地面3.4米的土丘,为古陶丘遗址。丘顶原建有河滨寺,寺庙大门横匾为“虞舜陶处”四字。《帝王世纪》为此也曾有记载:“舜陶于河滨,丘因以名。”若以此说,虞舜及其族人当在山东定陶的济水河畔曾制陶作瓦,山东定陶由此也当为甄姓氏族的发源发祥地之一。

6.山东曹州说 唐代史学家张守节在《史记·虞舜》中为“陶河滨”作[正义]注时称:“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史记》第9页)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将济阳改为曹州,领曹县、济阴、定陶、冤句、离狐、乘氏、蒙泽、普阳七县。据此史料可知,虞舜曾在当今曹县区域内制陶作瓦并传授陶甄技艺。

仅就权威正史而言,“舜陶甄河滨”的地点及区域就令人眼花瞭乱,如果加上地方志乃至传说,将会更加异彩纷呈。那么应怎样看待和评判这种现象呢?笔者的观点是(1)“舜陶甄河滨”的地点方位应是偎依在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及其支流汊河这条主线上的;(2)“舜陶甄河滨”应是多处多方位的(3)正是虞舜圣君在沿黄河的诸多部落制陶作瓦,方才培育出声赫华夏的陶甄氏族继而又催生出陶甄之姓而流传千古。

然而,据各地研究甄氏历史文化的文章而言,人们往往排除异地之说而将其所在地封为甄氏得姓的唯一正统所在,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

△舜作为以德明天下的圣君,他在未执政天下之前不可能会将自己囿驻于一村、一屯、一城、一部落的。舜不是一个小小的作坊主,而是一位多才多艺、涉足广泛,至少是活动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位高级制陶技术专家而且是数个部落联盟的总酋长。他奥补天阙,解决了当时朝野的生存,生活问题,只有这样,舜才可能为人所闻所敬直至被尧帝所赏识。

△当代某些撰文者往往将古代的“氏”与“姓”混为一谈。在古代,姓氏为两个概念。男子称氏,女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尊贵者有氏,卑贱者有其名而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氏同姓异者,婚姻可通,姓同氏异者,不可联婚姻。只是到了汉初,姓氏才逐渐合一,为百姓所共有。轩辕黄帝二十五子中,仅有十四人得十二个姓氏。到了舜帝,二十五史中最有权威的《史记》在《陈杞世家》中将他冠以“妫”姓。由此可知,“舜陶甄河滨”只能是“其后以为氏”,而不是舜在当时就指定某某就是姓“甄”,只能说是在跟随舜“陶甄河滨”的陶甄族的后裔中以“陶甄”之职业而冠以“甄”姓。而“陈通奔周”,周烈王在公元前370年左右以陈通为虞舜陶甄之裔而敕封他为“甄”姓,是在权威史料典籍及历史遗存实物《广州都督甄公碑》(唐·张说撰文),《姓纂》、《姓源》、《姓觿》、《鸡肋篇·甄氏旧谱·甄复》(宋庄绰撰)《畿辅通志》(清李鸿章、黄彭年纂)中均有相同的记载。由此可见,明确冠以“甄”姓的“甄通”先祖,应为正史和野史共同认定的甄氏得姓的肇祖之一。

粗浅探究至此.只能得出管窥蠡测之见:虞舜乃至仲甄带领一部分子孙、族人在黄河及其子河妫水、汭水、济水、瓠子河之滨于开封的陈留、濮阳的徐镇、范县的濮城、鄄城的武集、永济的蒲坂,定陶的陶丘等地制陶作瓦而形成陶甄之族,其部分后世族人便以陶甄之技、之职、之官而冠以“甄”姓,继而成为华夏最为古老、悠久、优秀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姓氏之一而光烨千秋,荣耀万代!

二、甄姓的始祖和皇封得姓先祖后裔及迁徙

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刘翔南先生在中国嵩山甄氏发祥史略中说,据文献记载,甄姓主要有四大来源:“一支出自妫姓,为帝舜之后。《元和姓纂》引《陈留风俗传》云:‘顺陶甄河滨,因以为氏。’这是说,虞舜早年曾率领族人在黄河之滨制作甄器,他的后代有部分人便以制甄(瓦)这种技艺作为自己的姓氏,这也是中国甄姓最早的来源。”二为春秋陈国国公族陈通之后。《姓觿》引《姓源》曰“楚子灭陈,陈通奔周,为中将,周王以通舜后,赐姓甄氏。”按周代陈国系虞舜裔孙,妫满(陈胡公)所建,故此支甄姓亦源于妫姓,与前支甄氏同宗。三是皋陶次子仲甄之后,以祖名为氏。《姓觿》引《姓纂》云:“甄氏,皋陶次子仲甄之后。”皋陶是颛顼时代偃姓部落首领,其族裔分迁各地建立有许多诸侯国,如商周时期的偃姓国蓼、英、六及嬴姓国梁、葛、江、黄、徐、莒等,皆为皋陶后裔所建,故此支甄氏出自偃姓。四是北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改郁都甄(又作郁原甄)氏为甄氏。当代史学家姚薇元先生考证说:“郁都甄可能是郁築鞬之异译,乃东部鲜卑种也。”

从上所述甄姓各支源头可以看出,甄姓的起源主要在中原地区。见于史载最早的甄姓始祖陈通,为陈国人,陈国都城在今河南淮阳县。此外,陈通受周王赐姓和北魏孝文帝改郁都甄氏为甄姓之地,均在今河南洛阳境。当今天下甄姓人多尊古帝舜为始祖,说明甄姓诸支以源出帝舜者最为兴旺发达,这已经成为中华甄姓的主脉。

唐代张说作《广州都督甄公碑》载:“昔胡公绍舜,奄有大邦。楚子县陈,乃成乐土。当烈王之世,有陈通奔周,王以为惠将,美其族,言舜居陶甄之职,命为甄氏,赐姓因生,如坚之读,形声转注,以真为音。”广州都督甄公即唐代名将甄亶。张说在为其做的碑记中道其渊源说明他是陈通后裔,而《二十五史》载甄亶系中山无极人,这段碑记正好说明了陈通被命为甄后与无极甄氏的关系,。这也是孙全建先生,在无极甄氏起源考中的论文发表在甄氏文化通讯第4—5期33页叙述的一段内容。

孙先生另载,宋代庄绰《字季裕》撰《鸡肋篇·甄氏旧谱·甄复》记:“舜子商均后,周封于陈,为楚惠王所灭。至烈王时,有陈通奔周,王以为周将,以舜居甄陶之职,命为甄。皆通之后而居中山,于邯郸为近。”他认为此段文字有三层意思,首先说明了帝舜,陈通,无极甄氏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其次说明了陈通被赐姓甄后,他的后人居于邯郸的中山国(郡)。关于中山国历史上曾有过两个,一个是春秋时期,一个是在西汉时期。这里所指应是春秋时期的古中山国。辞海(1947版)载“中山,古国名,春秋时白获民族所建立,又称鲜虞。在今河北正定东北,战国初期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因那是无极还未置县,宋代庄绰只有把甄氏的居住地说成于邯郸附近的中山国是无可挑剔的。其三确定了陈通的后人甄氏迁徙中山无极的大概时限。《二十六史大辞典》载“烈王、姬姓、名喜,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369年”,这就是说,陈通奔周时间应在公元前375-369年之间。

把两段史料记载联系来看,增加了甄氏何时迁徙中山的详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说明甄氏植根中山无极应在战国初期公元前375-369年之间。

现代历史学家,广州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历史学研究员甄炳昌先生在《中华甄姓源流与岭南甄氏谱系》论文中写道:“周灭商后,封帝舜子商均后裔妫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楚灭陈后,胡公妫满后裔陈通因忠于周天子而赐甄姓,并授陶正之官于洛阳,其后人居于邯郸附近的中山国(郡)。”这就含无极县。

根据史籍和谱牒的记载,可以合理推定:“中华甄姓起源于帝舜,山东鄄城和河南淮阳乃甄姓之发祥地。”

他还说:“古代,有中原甄氏无极枝,与‘中山五姓甄第一’之称。(中山郡五姓是指:旻、甄、焦、杨、蔺)《汉书》、《后汉书》记载,西汉前期,甄氏先祖已在中山无极境内聚居,在土地兼并中出现高门大户。”到西汉末年,无极甄氏家族,已成为中山郡的“仕宦望族”。如著名的人物有甄丰、甄邯、甄寻、甄阜等。

陈通奔周后,被周烈姫喜赐封为甄姓后,甄通任周朝大臣,并任陶正之官。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所灭,甄通部分后裔由此北迁,经过几多风雨坎坷,跋山涉水,迁至河北,先后落居于邯郸、定州等地,继而崛起“中原甄氏无极枝”成为中山、河南甄氏名门望族。(参见中国嵩山甄氏源流考甄天义先生一书17页)

刘宗诚先生在其撰写的《甄氏源流及中山无极甄氏家族的衍迁》一文中载:“秦汉时期,源出中原的甄姓一些分支皆不闻达,唯有分布在河北省无极县的一支枝繁叶茂,生齿兴隆,并且很快发展成主脉,把祖根植于无极。”西汉末年,被称之为“中原甄氏无极枝”的无极甄氏,已是中山郡的著姓望族。

由此可见,甄通及其世家的北迁,由避灾逃难躲祸而得福发祥兴旺,先后推出了甄姓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河南、中山二望,可谓种德获福,遇难成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历史资料证明,有现代研究甄氏文化的专家论文所载,中华甄姓的一始祖虞舜圣君,二始祖商均,陈胡公的25代孙陈通因受楚王迫害而投奔东周朝觐周烈王姫喜。周烈王因陈通是舜帝的后裔,赐之甄姓,并授之为周朝陶正之官。我们甄姓以陈通封姓“甄”——甄通为始祖为之骄傲和光荣无可非议。

甄通世家及其后裔历经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十个朝代一千一百余年的北迁南徏,在艰难困苦之中播迁子孙、扩展脉流区域,拓宽生存空间,将我甄姓后裔遍布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南北跋涉悲欢离合之中逢凶化吉,跻身于中华万姓强林,也谱写出了一部百折不挠、可歌可泣的甄氏华章。

三、河南中山二望的族脉源流关系

河南中山甄氏二望,乃华夏甄姓氏族史上最为荣耀的两个甄氏名门望族。二望之间的关系为同根、同祖、同宗、同脉的关系。

《陈留风俗传》载:“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望出中山河南"。圈称将二望排列并联在一起,其中蕴含有三层含义。

同根同祖关系。二望之最早人文始祖同为河南嵩山新郑的轩辕黄帝;二望之血缘始祖均为曾在陈留陶甄河滨的虞舜圣君;二望之肇祖均为商均后裔的陈胡公妫满;二望之敕封祖均为河南洛阳的虞舜之五十八代孙甄通。《姓源》载:“楚子灭陈,陈通奔周、为中将,周王以通舜后,赐姓甄氏。”宋代庄绰在《鸡肋篇·甄氏旧谱·甄复》中载:“陈通奔周,王以为周将,以舜居甄陶之职,命为甄,皆通之后而居中山,于邯郸为近。”上述典籍说明,由甄通于东周洛阳为周官,促成了河南一望的诞生。继而甄通的北迁后裔于秦汉时又在中山推出一望。可以说二望一本二枝,本末同根;一藤两蔓.瓜瓞相依。无极甄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孙全健先生曾在《无极甄氏渊源》一文中得出结论:“帝舜、妫满、陈通、无极甄氏一脉相承。”也就是说,同根同祖的血缘关系将河南中山二望联结在一起而血浓于水;密不可分。

昆仲关系。河南中山二望诞生和发祥的时间为一前一后。河南一望孕育于西周的陈国淮阳,诞生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洛阳甄通世家。河北中山一望,孕育东周战国时期的甄通世家,诞生于西汉末年的甄邯世家。广州的甄炳昌先生为此而指出:“河南一望,应是封于陈国的胡公妫满的子孙,后来成为河南郡的望族。中山一望,应是居中山的陈通后代,后来成为中山郡的望族。由此看来,二望同属帝舜之后,从时间上看,河南一望历更更久远。

共融关系。因为二望的血缘密不可分,二望的发祥史一脉相承,那么二望的名人归属也随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密不可分。例如陈通先祖,他出生于河南的陈国淮阳城,腾达于河南洛阳,其中一部分后裔迁徙至河北中山而再造辉煌,因而甄通先祖不但是河南一望的创始人;也是河北中山一望的开望鼻祖。甄邯先祖出生于中山无极甄氏望族的摇篮,但他的祖根在河南洛阳,他成就大业的舞台也在河南,而且他第一次被封的承阳侯之领地就在河南的汝南郡。再如甄逸先祖,其祖籍在中山无极,但他的根籍也是在河南洛阳。因为其六世祖甄邯曾在王莾新朝时为其政权核心成员。公元二十三年,王莾之前任大夫甄阜又亲自与刘秀战于河南唐河而被斩杀,东汉光武帝理所当然的要对甄邯世家进行斥黜与清洗。中山无极的部分甄氏世家在失势后不得不为躲避灭族之灾而离开族地南迁。甄逸世家便是在这个迁徙大潮中,南下回到河南故地历经一百五十年左右后而又崛起的代表。甄逸先祖在东汉时任上蔡令,薨后葬嵩山东麓的盘龙湾,其次子甄俨在嵩山东麓任河南曲梁长。其女甄洛在河南洛阳被追封为文昭皇后,薨后葬河南安阳灵芝村。甄逸世家四代出了两位皇后,八人封侯,四人拜将,三妇封君,其活动舞台尽在河南,其廷府也在洛阳及其周边。再如唐代甄济先祖,其祖籍虽为中山无极,但他的老祖宗乃河南洛阳甄通,而且到他的祖辈已定居于河南汲郡,河南淇县青岩山就是济爷青少年时期攻读圣典诗书的高雅所在。《新唐书·卓行传》载:“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河北无极县志办主编刘宗诚先生撰文以记济爷之身世:“唐代中叶,名重一时的甄济,出任过秘书郎,太子舍人、礼部员外郎、朝散大夫和著作郎。全家原居卫州,史称汲郡甄济。”这就是说,甄济先祖乃是河南汲郡(淇县)甄氏世家的杰出代表,他潜心读书而使“樵夫却步”的美名就誉生于河南淇县青岩山,他“望徽直节”的佳称,就是被安庆绪囚禁于河南洛阳安国观后坚贞不屈而被朝野所给的赞评。因此说不论从血缘根脉上讲,还是从腾达成名的发祥地来讲,许多甄氏名人当是河南中山二望共同拥戴的圣贤名流。

由此看来,圈称将河南中山二望相提并论紧密排列在一起是符合历史事实和甄氏族史实情的。

总之,笔者根据有关历史资料阐述以上三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嵩山甄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甄丰瑞

2022年3月

标签:

猜你喜欢

关于甄姓的发源地及始
商标维权成功案例:广东好太太集团严打侵权,获赔517万!
暨薇姿创始人:与同频的人共事,才是成功的捷径
车主注意!认准北京正恒汽车贴膜改色,更安心省心
开箱即用,全场景CRM发布会5-18即将开幕
销售就是搞定人!销售大神倪建伟经典代表作《抢单手记》再版上市
江西:“五四”青年刘骏文推动乡贤返乡 时任市长张鸿星称其栏目办得好!
亮点回顾 | 维泽慕——共话禁抗和增效
江铃福特领睿引用高端技术,江铃福特领睿变速箱让汽车的起步加速更加顺滑
良品铺子持续拓店背后的思考,休闲食品行业步入角逐关键阶段
互艺奖C2C原创好物商店上线
2022互艺奖,发现好设计
重磅升级 | 好看更好用的Haylou Fun 3.0全新上线!
男性头皮出油、脱发严重怎么办?四个小妙招让你摆脱脱发困扰
纸巾产业的内卷时代,太阳股份破局之道
商标维权成功案例:广东好太太集团严打侵权,获赔517万!
陈得芳先生:骨科医生的手术技术和沟通心术的发展
从一件内衣开始减少碳足迹,爱慕股份打造环保系列产品!
超甜古偶短剧《和公子浪迹天涯》在横店开机
无人机表演闪耀大莲花上空,蒙娜丽莎共迎杭州亚运
钱大妈上市东飞凫茶香猪肘 营养美味助力加盟商盈利
力高健康生活继上市后再传佳讯,荣登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榜单
圣同润享乐吧:三大拳头产品打造新型社交分享平台
沃飞长空傲势石油巡线无人机,为石油生产注入新动力
高金博士项目已初具国际竞争力 多位毕业生将入职国内高校国际轨
全美世界迈进工业4.0时代 用温度促发展
趋势引领 谁在用千亿高活性益生菌抢跑
打开女性益生菌产品选择的正确“姿势”
正德人力RPO,用专业破解招聘难题
紧急演练!嘉临江上燃油泄漏!沃飞长空傲势灾后救援无人机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