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先生自谓“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又说“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作为画坛巨匠如此评价自己的画作,既是先生谦逊之词,也反映出他走的艺术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是经过长时期的酝酿准备,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多方面的艺术根底。他那苍茫浑朴、气势磅礴的大写意画风融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四绝”为一体的吴昌硕画派而震撼时年画坛。
吴昌硕作画善于用笔、布局,以石鼓文古拙厚重的线条运笔,以篆刻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原理布局。在这基础上大胆设色,把书画印有机的统一,开出崭新的境地。在吴昌硕先生博大精深的绘画艺术中,以写意花果一门致力最勤,造诣最深,尤为艺林所重。齐白石当年对吴昌硕的花卉画极其叹服,曾说:“余见缶庐六十岁前后画花卉,追海上任氏(任伯年)得名天下,后参赵氏(赵之谦)法,而用心过之。放开笔机,气势弥盛,横涂竖抹,鬼神亦莫之测,于是天下当叹服矣!”
吴昌硕《寿桃》
民间有西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生的美丽传说,仙桃作为寿桃吉祥长寿的象征成为中国画最常见的题材之一。然而,历代高手往往不作,缘于设色布局难度大,常常流于媚俗。清代金石派绘画大师赵之谦擅其长,成为金石派绘画的典型题材,古厚质朴,变俗为雅,为世人所钟爱。吴昌硕曾谓:“大桃颇类无闷(赵之谦),然彼以横胜,我以简胜,识者自能辨之。”将自己和赵之谦拉开了距离。
此幅《寿桃》为吴昌硕晚年精品,晚年吴昌硕用墨极为苍润浑厚,隔夜磨成墨汁,清晨即乘兴挥毫,淋漓尽致。数只大寿桃斜贯而下,枝叶茂密,用笔简拙,设色古厚艳丽,如其书、如其印,使整个画面饱满而充实,一派磅礴气象。吴昌硕晚年也喜用重色,并喜用西洋红,“而今用此嫣红,要于山灵争艳”。用大红赭色调墨是吴昌硕的一大创新,“道人作画笔尽秃,冻燕支调墨一斛”,以墨与色想结合,打破了中国传统画的格局,而又极寓现代感。水墨,墨分五彩,本来就是中国画的精华所在,而在《寿桃》中,吴昌硕打破墨与色的界限,另拓新境地,同时他用墨重到极点,浑厚到极点,“平生一贫无所累,累在使墨如泥沙”,却又转换出墨中的色彩,“墨到深处是深红”,这是一种很高的意识。所以其笔墨才能“笔铸生铁墨寒雨,活泼泼地饶精神”,臻于画境。用墨的重拙浑厚,关乎于画家的气质、学养、性格等因素,是生命流透出之信息。一有如吴昌硕,用笔用墨如此古意盎然,生机蓬勃,实为前无古人。
作为后海派的一代宗师,吴昌硕继承了以赵之谦为代表的海派设色强烈浓艳的特点,又能摒弃甜俗,自成机杼,艳而不俗,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可以说是历代画家中最善于用色者。画面上的寿桃,一派烂漫成熟的景象,用鲜艳的胭脂红来设色,光彩动人,再加上茂密的枝条作陪衬,更显得生气蓬勃。
作者简介:
宋行标,字修水,号长石,1957年7月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为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著作共计70余万字,获优秀著作出版奖;同时发表理论文章50余万字,分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及哲学课题奖。
主要著作:
·《中国绍兴水文化》 中华书局 2001年3月
·《长石论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年8月
·《画坛拾微》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6年3月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年1月
·《情系江南——艺术家笔下的江南水乡》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9年3月
主编书目:
·《商学之祖范蠡与当代绍兴商人》(主编:吴慧、副主编:宋行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年4月
·《水墨江南》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4年4月
·《文化江南——陈逸飞、潘鸿海、梁平波绘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4年3月
·《潘鸿海油画作品选集》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年10月
·《王羲之书法全集》(1—10卷)(主编:江吟、宋行标)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8年6月
·《陆俨少绘画作品典藏》 (编著:陆亨、宋行标)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5月
·《林风眠绘画作品典藏》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6月
·《长石斋珍藏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6月
·《国风——中国近现代艺术珍选集(全二册)》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8年5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