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国新增15项世界遗产,6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名册,6项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15处地质公园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5个生物圈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些数据背后蕴藏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华文化的深厚韵律与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历史悠远的古城遗址、有“世界化石宝库”澄江化石地、有“绿色奇迹”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还有体现“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的土司遗址。
而除了让这些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列入名录之外,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让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焕发新的活力却是值得我们思考得问题。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今年八月,位于福建宁德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突发火灾,这样一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古迹被损毁,廊桥独特的木质卯榫结构,彰显工艺美术的一代风华,又为探析古人智慧、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撑。但文化瑰宝毁于一场大火,实在令人惋惜,现已启动万安桥修复工作。随着科技进步,重建万安桥没有难度,但桥可以再修,承载的历史和记忆却无法复制。因此,我们应该要时刻加强遗产资源保护的意识,对待任何一项遗产资源都应该有敬畏之心,在保护上多下“真功夫”。要提高防御多种风险的应对能力,探索应用更多新技术、新手段,如:火灾预警装置、机器人灭火装置、3D智能修复等现代设备。其次,针对可供观赏旅游的遗产资源,我们要加强管理,提升人们素质,倡导文明旅游、文明参观,不破坏不损毁遗产资源,珍惜自然的馈赠,感知文化的流传,让华夏文化之旅质量更高。
除了利用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更重要的还有传承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亘古亘今。如何让其活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创新性转化,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央视推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刚一播出就好评如潮,人们的视野也渐渐拓宽至文物保护领域。除此之外,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各地也积极举办了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当地人民共同参与,融入其中,了解更多的相关文化遗产知识。还有“非遗购物节”,结合当下流行直播秒杀方式,通过多主题,全方位展示非遗产品的魅力,真正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活了起来,与时俱进。进入疫情时代,我们参观旅游的机会减少,要让遗产资源入“云”上“网”,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以人们喜闻乐见、以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传承下去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手段将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云演出、云观展、云旅游,升级文化传承新体验,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遗产资源开发、存储、表达,丰富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种类。实现“身未动,心已远”的全新体验。数字科技日新月异,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插上一对数字的翅膀。
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就是在守护过去的辉煌、利用今天的资源、探寻未来的希望。找准定位、创新思路、精准发力,把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推动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就一定能让其焕发新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胡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