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毫米,是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也是车工自由加工精度的优秀标准,而洪家光给自己订下的标准是0.02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四分之一。
洪家光是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航发黎明”)的一位特级技能师,他研发出了用于磨削砂轮用的金刚石滚轮工具、解决了弯管型芯工装制造难题。
靠着一股刻苦钻研的劲儿,他实现了200多项工装工具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工装工具技术难题。
洪家光用20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车工,成长为行业内有名的“大国工匠”,实践着攻坚路上的一次又一次超越。曾经四处拜师的他,如今也做起了别人的师父,用自己的匠心带动着新一代匠人。
艰苦奋斗 勇于创新
洪家光的工作就是研制用于加工零件的工装工具。发动机中的叶片制造加工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损失,工厂急需解决用于磨削叶片砂轮用的金刚石滚轮工具。
洪家光与团队主动请缨,接下了金刚石滚轮工具的任务。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与团队不断实践,改善加工方法,翻遍无数资料。几年时间,无数次尝试,最终研制出金刚石滚轮工具,为生产厂提高叶片加工质量打下基础。
洪家光说:“人生须有为之奋斗的工作事业,生命才有意义,才会挖掘出自身潜力展现出精彩的一面。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支柱。”
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
1998年技校毕业来到中国航发黎明的洪家光,成为一名普通的车工。“每天与零件打交道,重复做同样的动作,我当时也曾迷茫过。”洪家光说,“但渐渐我想明白了,没有平凡的岗位,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价值,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工好每一个零件。”
“打破工作的舒适区,多去观察工作中需要改善的问题,工作中多提一些为什么。”洪家光在多位老师父和团队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项任务,攻克了一个个难题。
多年来,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集智攻坚,先后完成创新和攻关项目8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60余项,解决工装工具制造难题500余项。
“要想把发动机搞上去,就得比别人付出得更多,要是和别人一样舒舒服服、慢慢悠悠过日子,还要比别人技高一筹,那是痴人说梦。”在团队成员看来,这句洪家光常说的话,也是他本人的写照。
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
虽然“师父”是班组青年成员对洪家光的称呼,但工作和生活中,亦师亦友的他们相处得相当融洽。“工匠精神是点亮自己,而劳模精神需要照亮他人。很多时候,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传承技能,更要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工作之余,洪家光录制了视频教材《车工技能操作绝技绝活》,以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20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深播技能成就梦想的火种。
“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洪家光节能大师工作站”,公司搭建的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潜心栽培优秀技术人才。不断引导青年职工把对梦想的追求聚焦到扎根本职、努力奋斗上。
在日常工作中,洪家光不仅注重给青年成员适量增加工作难度,更重视疏导和关怀,引导青年成员明确方向,磨练韧性。
为加快培养支撑产品研发制造的顶尖人才,中国航发黎明多层面、多方法地实施了各种人才机制。设置公司青年人才成长奖,对青年骨干人才实施靶向激励,形成公司关键人才资源池,建立关键人才培养选用机制,吸引和稳定更多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同时利用公司技能运动会平台选拔培养技能人才。设立专项培养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组织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近些年,公司获得了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名次以及其他荣誉称号。通过这些机制,中国航发黎明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引领技术技能人才能力向高质量发展。
“责任不容我们懈怠,使命不容我们停歇,要打造更强劲的‘中国心’,还有更多的难题等着我们去攻克。”洪家光说。带好团队,班组工友、工作室成员,让他们都能在各级组织搭建的平台上成长成才,这是大国工匠洪家光未来的奋斗目标。洪家光用他对工作的执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奋斗着,在岗位上挥洒青春汗水,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增光添彩。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